根據數據顯示,麗珠集團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85.31億元,凈利潤為44.29億元。據麗珠集團表示,2017年集團完成了六大突破,即參芪扶正注射液新增袋裝獲批;注射用艾普拉唑鈉獲得生產批件;麗珠單抗6個產品進入臨床并取得階段性成果;麗珠單抗第一個全球創新藥物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順利獲批美國臨床試驗;維星股權成功出售給集團提供了資金保障;銷售戰略轉型,確立了保障銷售持續增長的戰略方針。
另外,經過過去幾年不斷的管理架構調整優化及重新定位與發展,麗珠集團原料藥業務已逐步在產品與市場方面完成由大宗原料藥向高端特色原料藥,由非規范市場向規范市場,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轉型升級工作。
突破,創新,加強結構調整,這是醫藥企業得以進步和發展的重要砝碼。而加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更是我國醫藥行業重要發展戰略。據了解,2017年是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加速之年,如2017年1月份《“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加大了對生物科技行業的關注;2017年6月份,科技部公布《“十三五”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明確要求加快干細胞和再生醫學、免疫治療等生物治療前沿技術的臨床應用等。
近年來,我國醫藥創新能力和產出均快速提高,從原料藥、低端制劑、高端制劑、逐步爬升;醫藥企業新藥研發領域的投資熱度也空前高漲,研發費用投入逐漸加大。另外隨著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生物醫藥領域涌現出更多領軍人物。而創新政策陸續出臺,更是促進醫藥產業轉型,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正在強勢崛起。
有行業人士表示,過去十年全球單抗藥物大發展,中國生物仿制藥剛開始快速發展;未來十年我們判斷全球進入細胞免疫治療大發展時期,中國則有望同步發展。
生物醫藥領域被看好為可能誕生下一個BAT的行業。近三十年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被當作21世紀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美國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生物技術產業激勵政策”。中國也不落后,十一五、十二五以來,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投入了大約128億人民幣支持創新藥物研發及創新能力建設;促進一批創新品種實現上市銷售,形成以創新為核心的產業發展趨勢。專家表示,在國家醫藥政策吸引下,大批華人科學家投身創新醫藥行業,這些人才擁有國際水平的技術實力和眼界,熟悉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成為中國醫藥創新行業的中堅力量。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在快速崛起,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國生物制造技術及產業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中國近五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10%,生物醫藥的更是一直停留在5%左右,轉化率明顯不足。面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困局,我國醫藥企業更需要不斷進行突破創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推動產業集群加速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向全產業鏈貫通。2017年很多醫藥企業傳來捷報,超九成醫藥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2018年,希望更多企業通過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對生物創新藥的創新突破獲得更大的發展,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